民营经济强则全省强,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推动全省高水平发展的关键……5月22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传递出江西坚定建设更优营商环境,携手开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的明确信号。
会后,记者正常采访了来自制造业、服务业、新兴起的产业等不相同的领域的江西民营企业家。大家备受鼓舞,都表示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锚定目标再出发。
江西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持续发力,餐饮行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尤其是赣菜品牌打造工程的实施,让赣菜在全国的知名度大幅度的提高,赣菜迎来了高水平发展的黄金期。
李坤表示,企业切实从中受益。以获评黑珍珠餐厅的门店为例,门店营业额增长30%,到店消费者中40%为外地游客,不仅赢得了口碑,也为传播赣菜品牌作出了贡献。
他建议支持培育精致餐饮消费:一方面加大赣菜文化推广力度,让我们消费者了解赣菜不仅食材新鲜、烹饪方式多样,其味型也不仅限于辣,而是融合本地优质食材、包容多种烹饪方式,兼具文化渊源的文人菜和精致赣菜;另一方面,促进消费场景融合,借助文旅资源、展会、演唱会等流量,吸引更加多客人到店消费。
近年来,赣菜“走出去”成效显著。江西春天来了餐饮集团旗下品牌“啄春泥·江西菜”“春天来了·江西菜”已陆续签约入驻南京、武汉、深圳等大城市商业综合体,省内餐饮品牌“走出去”意愿强烈。
李坤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在提升赣菜知名度、培养赣菜厨师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加大对“走出去”餐饮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西营商环境将持续优化,赣菜产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作为企业,我们将继续苦练内功,守正创新,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社会。”李坤信心十足地表示。
“今天,我想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历史,表达对江西这片热土持续投资的感恩之情,并分享对营商环境的体会。”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周自吉的肺腑之言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周自吉表示,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均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通过点对点服务、实打实帮扶,着力打造“企业最有获得感”的营商环境。地方政府坚持“服务抢占制高点”,共青城市特色的“五星级”营商环境和德安县“选择德安就是心安”的保姆式服务,为金酷集团在江西实现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深耕精密核心部件制造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酷集团以创新为驱动,为全球500强公司可以提供优质服务。自2003年在上海创立以来,从始至终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相继在江西投资建设了两大产业园。”周自吉介绍,集团2024年实现盈利收入超5亿元(其中约50%为直接出口),纳税约6000万元。2025年计划新增投资建设近10万平方米厂房,力争实现销售额7亿元以上、税收约8000万元。
周自吉提出建议,希望进一步支持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合发展,依托本地独特的供应链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江西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产品品牌。
“我们坚定看好江西发展前景,将持续加大投资、升级产能、强化创新,以高品质的产品和自主品牌深耕产业。”周自吉自信地说。
2024年,双胞胎集团饲料销量突破1550万吨,猪饲料外销量位居全球第一,生猪出栏量超1770万头,实现出售的收益1038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双胞胎集团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江西省优越营商环境的精心培育。”华磊坦言。
作为一家扎根江西、专门干粮食收储与贸易、饲料生产与销售、生猪养殖与服务、生猪屠宰与肉制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大规模的公司集团,双胞胎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挑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持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江西非公有制企业,我们对此感触颇深。”华磊表示。
他回忆道:“2022年,正邦科技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作为全国及全省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双胞胎集团主动担当,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重整。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法院成立专班靠前指挥,给予专业指导与全力支持,最终促成重整成功。此举既化解了正邦科技破产带来的五大风险,也为双胞胎集团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团将坚定不移聚焦主业,立足江西做强做优做大。同时,稳步推进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正邦科技,实现整体上市目标。”华磊充满信心地表示,“力争2027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农牧企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生态企业,赣锋锂业扎根江西二十余载的奋斗历程,正是江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缩影。
李良彬表示,从新余市河下镇起步时的一个小型金属锂厂,到如今业务覆盖全球五大洲、锂及锂化合物产能全球领先,企业深切感受到:江西这片红色热土,既是孕育锂电产业的天然沃土,更是滋养创新活力的富饶之地。
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以《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及“36条”等政策为抓手,为锂电产业注入强劲动能;通过建立健全省重点项目管理机制,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实施“链长+链主”双链制,省、市领导开展挂点帮扶,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探索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协调解决……“这一系列有效措施,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公司发展的格外的重视和真心关怀。”
结合我省营商环境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李良彬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持续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建议全力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鼓励锂电企业自建分布式能源项目,降低用电成本;二是推动区域差异化发展,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建议最大限度地考虑省内各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差异化发展的策略,引导各地发挥特色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召开,让姚望深切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之深、谋划之远。他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实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江西省持续出台硬举措。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5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方案》,明确30项重点举措,着力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作为在赣深耕二十余年的非公有制企业,江西众力集团既是江西营商环境优化进程的“见证者”,更是直接受益者。
姚望回忆道,2022年12月,其公司与高安市杨圩镇签约投资兴建车姆物流产业园项目时,该镇立即组建驻企服务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协调省、市自然资源、林业等职能部门落实各项指标,多方协作推动问题的妥善解决。他真切感受到江西正在成为“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投资热土,对企业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充满信心。
姚望同时坦言,身为省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他深刻感受到持续向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定心丸”。“近年来,江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成为座上宾,视企业家为自己人,这让民营企业家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干劲更大。”
“赣服通”平台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家早餐会架起政企“连心桥”,“首违不罚”制度彰显执法温度……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正在改变着江西的发展生态。
“作为扎根江西的企业,我们深切感受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江西易拍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可表示,今年推行的“数字化+营商环境”改革,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通过“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系统”,该企业及时获取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补助政策,全程线天就完成兑现,而过去至少需要跑3个部门、耗时半个月。“政府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与企业一同推动发展,让我们对江西的未来充满信心。”
刘可表示,从企业未来的发展角度看,仍有几个环节需要优化:一是政策落实存在“最后一公里”温差,部分地区审批流程仍存在隐性障碍;二是区域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各地企业家的获得感存在一定的差异;三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仍需拓宽,科创型企业的人才支撑力度有待加强。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我们期待更多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作为经营主体,我们也将主动践行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经营,与各级政府同心同德,共同绘就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的壮美画卷。”刘可说。
“作为分宜县的民营企业家,我真切感受到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诸多利好。”江西盛泰精密光学有限公司监事刘小华表示,近年来,企业办事审批流程大幅简化——以往办理各项审批手续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今实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等模式,许多事项线上就可以完成,线下也只需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办理时限缩短,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刘小华介绍,在融资方面,政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模式,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政企沟通也更顺畅。政府部门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通过政企座谈会、政企直通车等多样化沟通方式和平台,企业能更便捷地向政府部门反映诉求和建议,逐渐增强了政企间的信任与合作。”刘小华说。
对于未来优化方向,刘小华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宣传的精准性,希望政府部门根据公司类型、规模和行业特点分类推送政策,并通过专题培训、解读会等形式帮企业更好地理解运用政策;二是强化人才引进,“人才是高水平发展的核心要素,期待更多高层次和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来赣创业就业,助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